当前位置: 首页 > 招聘信息 > 正文
招聘信息

厦门大学陈能汪教授团队博士后招聘启事

2025/09/19点击次数:


一、研究方向

方向1:海陆界面氮碳循环与全球变化、河口氮循环模拟

方向2:海湾水环境模拟与优化调控、海岸带产业生态学


二、合作导师简介

陈能汪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厦门海洋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厦门大学)执行主任。主要从事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研究。已主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等各类科技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荣获厦门市优秀政协委员、民进全国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团队系列成果入选福建省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海洋领域新技术等,并获得厦门大学最富有转化潜力十佳科技成果。

李少斌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系系副主任,入选福建省高层次海外引进人才。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林肯分校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博士后。从事海湾水环境管理与海岸带产业生态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专项培育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面上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和软著10余件。现任《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Carbon Research》学术期刊青年编委、联合国环境署“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全球指南(GLAM)”项目工作组成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234工作组成员,参与制定了我国大型藻类首个碳足迹国际标准。


三、招收条件

方向1:

1. 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博士阶段开展河口海岸学、氮循环、碳循环、环境微生物学等相关方向研究;

2. 具有突出的实验研究、野外工作经验与数据分析能力优先;

3. 能够独立开展学术研究、承担项目工作;

4. 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中英文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方向2:

1. 获得相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博士阶段开展流域-海湾水环境模拟与管理、海岸带相关产业生态学、碳足迹评价、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等方向研究。

2. 具有突出的系统思维与数据分析能力、具有编程能力优先;

3. 能够独立开展学术研究、承担项目工作;

4. 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中英文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岗位职责

1. 围绕团队项目研究方向,制定博士后研究课题,并按出站要求完成研究内容;

2. 独立开展研究,在领域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

3. 参与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申报、执行和验收过程,承担项目关键内容的组织与实施。


五、支持政策

1. 工资福利:24-30万元/年,,享受教职工年度医疗体检、工会福利。如落户厦门,可按规定额外享受厦门市新引进人才一次性补贴8万元。可另外申请国家、省级项目资助或人才补贴。

2. 科研经费:由课题组承担。可申请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杰出博士后基金可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3. 住房:提供校内博士后公寓(临近幼儿园、超市等)或租房补贴。

4. 子女:与教职工子女同等享受幼儿园至初中优质教育服务。

5. 国际交流:支持博士后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

6. 职业发展:在站期间可提前申请教职、申报人才项目。

7. 其他:享受教职工年度医疗体检、工会福利等。


六、申请材料

1. 个人简历(含照片);

2. 研究介绍(应包含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成果、未来研究计划);

3. 两篇以上的代表性论文。


七、申请方式

1. 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报名,符合应聘条件者,请将申请材料发送至nwchen@xmu.edu.cn(方向1)、shaobinli@xmu.edu.cn(方向2),邮件主题注明“姓名+应聘博士后”,报名时间自即日起至招满为止;

2. 材料初审通过者,通知面试,面试合格后按厦门大学博士后入站程序办理进站手续,详情请见厦门大学博士后招收网站https://postdoctor.xmu.edu.cn/。


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530405):河海连续体氮循环跨界面耦合调控机制,2026.1-2030.12,陈能汪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6171):红树林-盐沼-河口系统关键氮碳耦合过程与碳汇调控机制,2023.1-2026.12,陈能汪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42576256):海湾氮磷污染动态溯源、分区高效模拟与稳健优化调控,2026.1-2029.12,李少斌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2361144862):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滨海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性:中国-马来西亚比较研究,2024.1-2026.12,李少斌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培育项目(72348004):自然-社会耦合系统中海水养殖碳足迹多应用场景生命周期建模方法,2023.1-2025.12,李少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