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厦门大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蔡毅华教授、海洋与地球学院郑爱榕教授领衔编著的实验教材《海洋化学实验》于近期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海洋、环境、化学等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相关实验教材,也可作为海洋环境分析、海洋化学技术产业开发、海洋基础科研等行业相关人士的参考书。

厦门大学海洋化学专业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海洋化学专业之一。1990年厦门大学原海洋学系海洋化学教研室将已开设的海洋环境化学实验、化学海洋学实验、海水物理化学实验、海洋仪器分析和分离提取技术等实验课程整合成一门综合实验课一“海洋化学专门化实验”,并编制了实验讲义。
三十多年来,海洋化学专门化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科学意识、创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23年以来,课程组在经数代教学团队传承、更新和修订的“海洋化学专门化实验”课程讲义的基础上,通过多项省、校级教改项目及教材研究项目的调研,植入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成果,结合海洋化学科研前沿及产业发展趋势,对实验内容进行精选、补充和完善,编写了该教材。
该教材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痕量金属洁净分析、海洋酸化等领域的新实验方法引入实验教学,用高水平科学研究反哺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科教融合,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该教材共含6个模块、32个实验,内容包括常规海水化学分析实验、海洋沉积物化学分析实验、海洋环境化学分析实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及综合调查实验、海洋资源及应用实验、大型综合类虚拟仿真实验等,并按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设计能力锻炼、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实验设计。该书与目前海洋化学学科基础理论、应用技术与前沿热点等主要方向的理论教学相配套,并应用了线上资源进一步扩展教材的广度及深度。
《海洋化学实验》主编为蔡毅华教授和郑爱榕教授,编委会包括厦门大学郭香会教授、李春园教授、邓永智副教授、唐甜甜副教授、杨进宇助理教授、刘春兰工程师、陈君慧工程师。该书出版得到了厦门大学“十四五”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和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材建设基金”的资助。
延伸阅读
蔡毅华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有机物、营养盐及痕量元素的水生生物地球化学。长期主讲“海洋化学专门化实验”(上、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高级化学海洋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其中“海洋化学专门化实验”获得2020年度福建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大洋水中痕量金属洁净分析虚拟仿真实验”获得第二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郑爱榕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国家海洋环境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海洋有机化学、海洋环境化学和海洋同位素化学研究。长期主讲“海洋化学专门化实验”“海洋资源化学”和“海洋沉积物化学”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先后获评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并先后获得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
点击链接申请样书/样章阅读:
https://mp.weixin.qq.com/s/iiNA-Hi07IDsUME97G-Bhw?scene=25#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