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科研进展 | 长时序野外观测揭示红树林湿地甲烷排放的碳汇抵消效应
朱旭东副教授团队在红树林湿地甲烷排放的碳汇抵消效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Asynchronous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fluxes drive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mangrove blue carbon sequestration”为题,发表于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发表于:2024年06月21日
科研进展|海上机器人助力破解南大洋碳输出效率和生产力负相关之谜
黄毅彬副教授团队利用海上机器人“生物地球化学剖面浮标(BGC-Argo)”阵列开展观测,揭示了海水中不同形态碳库生产比例的差异对碳输出效率的调控机制,为解释“南大洋海洋生物泵输出效率与初级生产力负相关”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发表于:2024年06月18日
科研进展|西北太平洋固氮速率的时空格局及其环境调控机制
史大林教授团队在西北太平洋固氮速率的时空格局及其环境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
发表于:2024年06月05日
科研进展 | 柯才焕教授团队在Nature Genetics上发文揭示新基因在藤壶适应底栖固着生活中的作用机制
柯才焕教授、冯丹青教授团队和环境与生态学院张原野副教授团队合作,在海洋生物基因组学和污损生物附着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
发表于:2024年05月11日
科研进展 | 微生物电化学驱动的温室气体增汇研究
郑越副教授在温室气体生物增汇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Electrochemically coupled CH4 and CO2 consumption driven by microbial processes”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于:2024年05月11日
科研进展|季节性缺氧加剧了水库-坝下河流连续体温室气体排放
陈能汪教授与郭卫东教授等合作在海陆界面碳氮循环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表于:2024年05月11日
科研进展 | 张增凯教授等在Nature Climate Change发文揭示全球企业税率竞争的碳排放效应
张增凯教授等在低碳经济与管理领域取得新进展,揭示了全球企业税率竞争的碳排放效应,评估全球最低企业税率实施的减排效果。
发表于:2024年05月11日
科研进展|海洋酸化对浮游植物同化硝酸盐同位素分馏的影响
史大林教授、洪海征教授团队与氮循环研究组杨进宇助理教授合作,在海洋酸化对浮游植物同化硝酸盐过程中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及其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表于:2024年03月28日
科研进展 | 海洋中尺度涡生物泵作用过程与效应研究新进展
海洋环境生态学课题组(CEG)柳欣教授团队与国内外合作者在海洋中尺度涡生物泵作用过程与效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表于:2024年03月21日
科研进展 | 改进流域模型评估铵氮非点源污染及其缓解措施
陈能汪教授领衔的“环境过程与系统模型”团队,在改进流域模型评估铵氮非点源污染及其缓解措施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表于:2024年03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