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开放交流 > 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 | 热带海温多样性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变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11/07     浏览次数:
时间:2025年11月12日
地点: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周隆泉楼二楼咖啡厅
主讲人:任宏利研究员
来访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邀请人:段安民教授
联系人:姜晨锐 2880169

专家简介

任宏利,博士/博导、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二级),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气象局气象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气候系统动力学与预测方面研究,在海气相互作用、ENSO多样性、大气低频振荡动力学、青藏高原气候变率、气候预测新理论和新方法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行业专项等多项。发表学术期刊SCI论文150余篇,SCI引用40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制定国标/行标5项。建立了中国多模式集合(CMME)、气候现象预测和东亚气候年际预测业务系统,贡献于我国气候预测能力提升。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科技进步成果奖、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等,入选Reuters全球TOP1000气候科学家,担任WCRP次季节-年代际气候预测工作组(WGSIP)成员。

报告摘要

热带海洋信号是全球气候年际变率的最主要来源,被认为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异常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是后者气候预测可预报性的来源。然而,已有研究显示,ENSO信号以及与其密切关联的印度洋海温信号,仅能解释高原夏季降水年际变率的有限部分,与期望值相去甚远,严重限制了高原夏季降水预测水平。我们近期研究突破了这一认知局限,发现ENSO的多样性类型、以及印度洋海盆模态所展示的多样性新特征,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存在着独特而显著的差异化影响,为解释后者的年际变率主模态成因和增加可预报性提供了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