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刘灵珂博士(2023年2月进站,合作导师:刘海鹏教授)
报告题目:白斑综合征病毒逃逸细胞自噬性降解的分子机制
报告摘要: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仍是危害虾类养殖产业最严重的病毒性病原,鉴于其基因组十分庞大且复杂,以及子代WSSV必需在核内组装成熟的独特性等因素,导致其免疫逃逸机理尤为复杂,严重制约了白斑综合征的有效预治。细胞自噬作为抵御病毒入侵的主要防御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包括WSSV在内的多种病毒已演化出逃逸策略,不仅能抑制自噬降解,甚至劫持自噬体以促进病毒增殖。尽管以往研究提示WSSV可劫持自噬途径逃逸宿主抗病毒免疫,但其具体分子机制仍不清晰。本研究主要聚焦“WSSV编码蛋白-自噬互作”,解析病毒操纵细胞自噬途径实现免疫逃逸的分子机理,为高效抗WSSV靶点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报告人简介:
刘灵珂,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主要从事甲壳动物先天免疫相关研究。自2023年2月起,在厦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刘海鹏教授。现已在Reviews in Aquaculture、Journal of Virology、Aquaculture、Developmental & Comparative Immunolol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发表1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及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报告人:崔闯博士(2023年8月进站,合作导师:刘海鹏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scRNA-seq的螯虾造血组织细胞异质性、分化轨迹及病毒向性研究
报告摘要:
螯虾造血组织(Hpt)细胞由5种不同形态学类型的细胞组成,分别对应于血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但其功能特征及分化关系仍存争议。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Hpt细胞内细胞类型的差异可能决定了其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易感性。因此,表征螯虾血细胞及Hpt细胞的功能亚群及特性,解析病毒靶向Hpt细胞中的特定细胞类型及涉及的分子机制对于了解甲壳动物免疫细胞功能特征以及WSSV感染的发病机制至关重要。本报告介绍报告人进站以来的主要工作,具体为1)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的螯虾Hpt细胞与血细胞功能特征及谱系分化关系研究;2)螯虾Hpt细胞不同类型对病毒易感性差异解析;3)螯虾Hpt细胞及其亚群在病毒感染下的响应特征及分化轨迹研究。
报告人简介:
崔闯,博士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主要从事甲壳动物免疫与病害研究。研究方向包括:甲壳动物免疫细胞功能特征、WSSV与宿主细胞互作特征及WSSV致病机制研究等。已在Journal of Virology,Aquaculture,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等领域内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主持国家青年科学基金C类,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获批国家资助博士后计划C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