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开放交流 > 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

MEL 杰出博士后年度报告|方斑东风螺的温度耐受性研究及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筛选

发布时间:2025/01/08     浏览次数:
时间:2025年1月8日(星期三) 14:30-15:30
地点:周隆泉楼A3-206
主讲人:付敬强(MEL杰出博士后)
联系人:张莉莉

报告题目方斑东风螺的温度耐受性研究及性别特异性分子标记筛选


报告摘要方斑东风螺是一种浅海底栖腹足类动物,其中温度是影响东风螺生长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由季节性温度波动引起东风螺在养殖过程中的高死亡率事件时有发生。此外,受环境因素影响,东风螺存在严重的性畸变现象,严重影响其性别鉴定。为了探究不同地理分布的方斑东风螺对温度的适应性是否存在差异,且能否通过遗传育种技术对其耐温性状进行改良,以及能否筛选出用于鉴定性别的分子标记。本研究选择了四个来源于不同纬度地区的方斑东风螺群体,同时构建了四个杂交组合群体,并对它们的高、低温耐受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同时利用基因组重测序进行性别标记开发,结果发现:1、方斑东风螺不同地理群体对高、低温的适应性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分布于低纬地区的方斑东风螺群体的耐高温能力显著高于高纬度地区的群体,而低温耐受能力显著低于高纬地区群体,通过杂交育种可以显著提高后代的高、低温耐受能力;2、方斑东风螺为ZZ/ZW型性别决定系统,其中为3号染色体为其性染色体,基于雌雄性染色体区域差异开发出的雌性特异性分子标记,可用于快速、准确地对方斑东风螺进行遗传性别鉴定。以上研究结果增加了我们对方斑东风螺温度适应性和性别鉴定的认识,为开展方斑东风螺养殖管理和育种项目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报告人简介付敬强,硕博就读于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主要从事海洋贝类环境胁迫响应与遗传育种研究。自2021年12月起为厦门大学生态学流动站博士后,2022年11月起获得MEL杰出博士后基金,合作导师为柯才焕教授和王大志教授。截止目前,在相关领域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发表论文16篇,并以第一作者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热带海水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及海洋资源保护与生态治理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开放课题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