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开放交流 > 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

MEL杰出博士后出站报告|西北太平洋颗粒态痕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30     浏览次数:
时间:2024年12月31日(星期二) 12:00-13:00
地点:周隆泉楼A3-206
主讲人:张衎(MEL杰出博士后)
联系人:张莉莉

报告题目:西北太平洋颗粒态痕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

时间:12月31日(星期二),12:00-13:00

地点:周隆泉楼A3-206

报告人:张衎(2019年2月进站,合作导师:戴民汉教授)


摘要:海洋中的痕量金属既可作为生物吸收的痕量营养盐,也可作为物质来源或大洋环流的示踪剂。颗粒物作为海洋中物质迁移与转化的重要载体,影响这些痕量元素在水体中的分布、循环及其生物可利用性。然而,目前针对海洋颗粒物的直接观测和研究仍然十分有限。本报告将介绍我国大洋颗粒态痕量元素的研究现状,并基于西北太平洋的现场观测资料,解析陆源物质的供给与生态效应;浮游植物对镉、铜、钴、锰的吸收利用的空间差异及其控制机理;Redfield比值C:N:P对生物群落和环境变化的响应;以及镉和磷的非耦合循环对古海洋学应用的启示等。这些研究为理解寡营养海域痕量元素的来源、循环与输出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报告人简介:张衎,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科学流动站博士后(2019年2月至今),合作导师为戴民汉教授。本科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就读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海洋痕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早期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等。以第一作者或合作作者在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Nature Geoscience、Chemical Geolog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Precambrian Research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MEL杰出博士后基金支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